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

[碎碎唸]使用行為的落差

警告:這是一篇碎唸文章...沒有組織過...應該會難以閱讀...

接觸到龐大的網路使用者後,已經不太知道,怎樣算是合適的UI介面?讓一般網路使用者可以使用!

當然,無法拿自己的經驗值來設計,因為自己算是重度網路使用者,甚至,使用一般BSP的user,某狀況來說,也是重度使用了;常會遇到一種狀況,分析起來是正常且該有的邏輯,來判斷介面的usage,卻會得到認為是bug的feedback;像是在開啟一份新的M$ word文件,功能列的剪下與貼上是先disable,需要先Key in文字,選取後,才能執行"剪下"的動作,大致上,這樣的usage應該是沒問題的(吧!?),但事實不然,將此功能拿到網路上的文字編輯區域,有不少人就無法理解"剪下"為何disable!?

一向不太喜歡,用"教育"兩個字來對user,理想狀態,當然會希望是不用讓使用者思考,可以直覺反應使用的,只是這樣的想望,似乎很難圓滿達成...有時候已經不知道是不是該說,自己被使用者打敗了....orz!


ps.R大,你說對了,我會在半夜寫Blog....orz

1 則留言:

Y星人 提到...

我記得貴公司有 UI/UE 這個角色, 給他們去傷腦筋吧(他們應該也要兼顧使用者行為吧, 還是說, 你們還有一個獨立的使用者行為的研究室?)..呵呵..

你就專心做你的角色. 把你想要的組合起來. 其它的事就交給分工的人.

使用者行為? don't make me think 事實上也只說對了一半, 因為有一半的人, 你摸不清他們的使用行為是什麼. 講的大概是個通則, 或是熟悉這個環境的人的行為.

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(你應該也清楚), 資料, 有人的資料才能分析, 如此, 才可以針對你的頻道屬性抓個大約值, 使用的身份/職業/個性..等等, 才能找出一個平均值.但這平均值還是有可能有些誤差的, 因為它是一個理想的數值. 這似乎又扯到統計去了..會生出一堆樹枝.

教育使用者也是一個方法, 就是讓使用者學習你們操作模式. 但這又引發另一個問題了-什麼才是受歡迎的操作模式. 這也會生出很多樹枝...呵

人的某些行為雖然可以大概預測,但還有太多的外在因素是無法控制的.-這個生出的樹枝還不少.

通吃當然是有難度的.有些成功是偶然的, 好的 UI/UE 不一定會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為.

設定一個基礎目標, 我想大原則就是抓住幾成左右的人, 如果能抓住這些人, 也算成功了.

分享一點個人的想法.